在复旦,可以不用微信和手机吗?

645

2022年03月08日

在复旦,可以不用微信和手机吗?

2021-12-0820:30

一帆有135个微信好友,大多是大学加的,但都没怎么聊过。看到身边的朋友基本都有500+的微信好友,还加了很多微信群,每天热衷于看别人聊天,一帆感到十分不解:“他们天天在微信上究竟看什么?”


复旦青年记者邓乐骅 主笔

复旦青年记者郭宇翔 唐哲 编辑


早上九点二十四分,复旦大学2020级历史系本科生小王睡醒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查看微信。他在学生组织的工作告诉他,如果没有及时回消息,后面的所有环节都会陷入被动的等待。除专业课的上课时间之外,只要微信提示音一响,小王基本都能做到“秒回”。如果没有及时回复,出于微信社交的礼仪,他通常会先表达一下歉意。


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社交已经高度渗入了日常的工作与生活。面对即时社交带来的回复压力,小王逐渐疲倦了。每当他全神贯注地上完专业课之后,看到微信里排成一列的鲜艳的红圈,愉悦的心情一扫而空,紧张和忙碌随之而来。


他不知道的是,当他挣扎于“微信世界”时,有一群人早已脱身其外,过着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生活。


脱离手机和微信


2021年春季学期的期末季,复旦大学2020级物理系本科生小杨不小心摔坏了手机。在没有手机的这几天,他和往常一样,上课用纸笔记笔记,下课使用纸质练习册完成作业,偶尔用电脑运行手机模拟器登录微信,查看群通知、填写平安复旦。


他突然发现,没有了随身携带的手机,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也都可以解决。新手机四五天之后就寄到了,但他还是选择体验一个月没有手机的生活。


在食堂吃饭,他刷校园卡。在全家买东西,他使用现金。为了保存找零的硬币,他特地买了一个存钱罐。


小杨会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,以便在宿舍、教学楼等有Wi-Fi的地方能够上网。有一次他进校忘记带校园卡,只能在校门口请保安打开手机热点,用笔记本电脑连上热点,打开手机模拟器调出“复活码”,把屏幕贴着读卡器……倒腾许久,最终成功扫码进校。


除了支付和一些极端情况下的不方便,小杨发现,离开手机并不会给生活带来阻碍。期末季那段时间,不用手机反而让他得以专心学习,不用受到不时蹦出来的微信消息的干扰。


完全脱离手机的生活似乎走入了另一个极端。小杨说,他其实并不排斥手机。他也会用电子支付,也会在微信上收发消息,只是对高渗透性的即时交流模式有些厌倦了。


20219月,台湾东海大学2019级哲学系本科生李京晏作为交换生刚来到复旦。他本就不喜欢过多社交,对微信这种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社交模式更是有些不适应。


在台湾地区,李京晏通常使用Line,功能和微信大致相同。不过在Line上发的消息会显示对方已读或未读,而微信没有这种设计,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交流中的焦虑感。“可能是因为你们已经预设了‘收到消息对方马上就会看’这个前提吧。”李京晏猜道。


来到复旦之后,他很少发送微信消息,朋友圈更是几乎从来不发,显得有些不合群。对他来说,这只是保留了之前的社交习惯而已。


未读消息的小红圈有很强的压迫感


复旦大学2020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一帆打开微信下方菜单中的“发现”,指着“摇一摇”“看一看”“搜一搜”等五花八门的选项:“最顶上的‘朋友圈’和最底下的‘小程序’我认识,中间这一大串图标,我根本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,也从来没有点开过。”


一帆不喜欢用微信,一个原因也是习惯。由于高中实行封闭式管理,只有周末才能打开手机和微信,这种习惯保持到了大学。


大一刚入学,一帆的手机卡出了故障,因为平时也不怎么用,他搁置了整整十天才去修。原以为十天会错过许多信息,当一帆打开手机一看,除了几条已经从其他途径得知了的班级群通知之外,基本没有其他的信息。这件事情让他开始思考,手机和微信是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。


手机显示,他每天看微信、qq的时间平均不会超过五分钟。他有135个微信好友,大多是大学加的,但都没怎么聊过。看到身边的朋友基本都有500+的微信好友,还加了很多微信群,每天热衷于看别人聊天,一帆感到十分不解:“他们天天在微信上究竟看什么?”


生活方式的抉择


小王身边经常看微信的朋友很多。在他看来,水群和逛朋友圈是他们每天看微信的主要内容。而小王不爱水群,他的微信主要被修改策划案、修改推送、对接人员等学生组织的工作填满。


退出学生组织后,他不再需要时刻关注微信,有大量的、整块的时间供自己安排。他得以远离“微信世界”的社交礼仪,微信聊天集中在知心朋友之间,偶尔晚回甚至不回消息也在成为可能。“这种感觉就像是小时候那种随心所欲的状态。”


可是他突然发现,自己在大学的知心朋友都是在工作里通过微信相识混熟的。从工作与微信中短暂抽身之后,自己和他们的交流机会正在逐渐变少。


对于正在脱离微信的人来说,社交圈的缩小确实是一个问题。一帆的社交圈很小,除了和家人交流、在高中十余个好友组成的小群里偶尔分享生活之外,人际交往只限于生活中会遇到的舍友和同学。


一帆承认,偶尔也会感到孤独。不同性格、不同生活方式导致的不理解,是一帆孤独感的根源。不过他觉得孤独也不是坏事,在孤独中反而不会丢失自己。“在微信上和很多人聊天,也不意味着他们能真正了解自己。一直聊天反而更孤独。”


李京晏说,孤独与否和朋友的个数无关。在台湾,他从一位公务员朋友那里得到了启发:那个朋友的Facebook始终只有十个好友,一旦有新好友加入,他就会删除联系少了的好友,把总数维持在十人。


反思下来,人一辈子到底可以深交几个好朋友,其实一个手就数得过来。好友列表里的大多数人,事实上几乎不会有任何交流。”李京晏觉得,删掉联系很少的好友,把社交软件开放给生命里真正的好朋友,才能享受高质量的社交。


他很喜欢“管宁割席”的故事:管宁和华歆曾同席读书,门外有乘轩服冕的贵人走过,管宁依旧读书如故,华歆则放下书出去看热闹。回来之后,管宁已经割开了席子,与朋友绝交。他认为,“割席”是一种自主、果决的态度。生活中如果有人或者有事暴君似的插入进来,干扰了自己的原本的生活方式,那不妨鼓起勇气,与之割席。


权衡这种低数量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的利与弊,李京晏对自己的选择很坚持。“尊重自己的选择,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。”一帆也确信自己的行为方式没问题,他有能力处理所有的变故和麻烦。“重要的是,只要不给自己施加压力,微信就不会束缚你。否则就不是你用微信,而是微信用你了。”


复旦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杨鹏认为,我们看似在选择社交软件,实则是在选择与什么人交往、在什么社会圈子里生活。微信只是提供了接触他人或者进入一个圈子的通道。“你是什么人,不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,而是由你的全部社会关系来决定的。”


不用微信的人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,并融入到另外一种社会圈子里。“我需要有自己的自信,走自己的道路。我就是我。”一帆很坚持。


走出象牙塔


在大学,不爱用手机和微信的人尚可“诗意地栖居”,可是走出大学的象牙塔之后,这种生活方式的前方会是一片坦途吗?


2021811日,《人物》发表了一篇名为《不用微信的人》的文章,分享了几位不用微信的人的生活方式。在评论区里,有网友哀叹道,“有权利说不,真好。如果我说不用微信,第二天就是卷铺盖滚蛋。”


一帆尚无工作实习的经历。“我觉得这些方面的考虑,现在还为时尚早。”一帆说道。不过,小杨在本超的实习经历,已经使他感受到了工作与生活习惯之间的张力。


2021年春季学期,小杨在本部学生超市当过三个月的收银员,他觉得自己工作很认真,却在最终的绩效考核里排名很低。后来他才知道,原因是企业微信里时常要求员工填写各类表格、处理一些工作事宜,而他不怎么看微信,经常攒到好几十条未读消息,然后集中刷一下,因而错过不少这样的消息。


小杨非常清楚,学生兼职的工作环境算是十分宽容的,如果换成社会上的工作,那自己的生活方式必定不能与之相容。“社会已经跟微信这种软件融为一体了。”在海南大学2018级物联网工程系本科生小宁看来,社会与微信的融合正逐渐成为生活的常态。


现代生活似乎已与社交媒体紧密融合


小宁在大学里不太爱用微信,闲暇的时间里更喜欢独处,这种性格和习惯在就业后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


出于对电竞直播的热爱,小宁毕业后来到一家电竞公司的内容制作部,从事音视频技术工程师的工作。电竞赛事演播室的工作非常讲究即时性,工作中出现的任何小问题都必须立刻解决。疫情影响下,不少赛事转为线上进行,直播运营工作也随之转为线上。直播过程中那些必须立刻处理的问题,随时都可能从微信上布置出来。直播期间,他必须绷紧神经,时刻关注微信消息。


即使是在休息日里,不用微信的代价也十分高昂。因为休息日往往在前一天晚上才能确定,而且休息当天可能会临时被抽调去加班,不用微信就会错过一整天的工作。出于对未来的规划,小宁加入了很多有关电竞运营、游戏策划的微信群,试图给自己找到一份更心仪的工作。但是由于对微信疏于关注,他错过了几次找到更好工作的机会。这些经历让他强迫自己养成了时不时打开微信看一眼的习惯。


虽然非常不习惯,但是小宁认为,从事自己热爱的行业所带来的快乐,还是能够抵消在微信上等待消息带来的焦虑。


小王已经设想了未来的职业道路:本科之后继续深造,毕业后留在大学做老师。这样不仅能减少一些无意义的社交,还能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。


如果理想以失败告终,这意味着他必须进入社会谋一份工作,把生活习惯调回大一时忙于工作和微信的模式。“如果我能在这种生活里找到某些值得奋斗的点,或许我也能从中找到说服自己回到社交生活中的理由。”


小王相信,无论前景如何,生活中总还是有希望的。“我们总是有出路的,不是么?”


(小王、小杨、一帆、小宁均为化名)
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微信编辑丨邓乐骅

审核丨甲干初


友情链接